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全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健全竞赛活动管理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院科技竞赛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显著作用,是学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 学院科技竞赛包括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两大类,构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院级五级和 A、 B、 C 三类的竞赛管理体系。
第二章 竞赛组织管理
第四条 学院大学生竞赛领导小组,作为学院科技竞赛的决策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学院大学生科技竞赛政策制定及重大事项决策。学院大学生竞赛领导小组下设的其中两个竞赛办公室,即学科竞赛办公室和创新创业竞赛办公室,设在创业学院。
第五条 学科竞赛办公室和创新创业竞赛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统筹协调全院竞赛工作,具体包括:制定竞赛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组织竞赛项目申报与管理,审定竞赛项目,协调竞赛相关部门工作,预算竞赛经费,核发竞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奖励,统计竞赛数据等工作。
第六条 学院科技竞赛的承办机制。
学科竞赛采取“学院主办、二级学院(部门)承办”的工作机制,按学科进行分类,归属到各二级学院或相关部门,实行项目管理制。
创新创业竞赛采取创业学院直接承办制。创业学院负责举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遴选优质项目,纳入创新创业项目库,并根据相关赛事要求推荐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
第七条 学院科技竞赛承办单位的主要职责。
负责竞赛项目的组织、管理、培训工作,具体包括:组建竞赛工作机构和专家评审小组,保证竞赛的公平、公正;在指导教师中选拔确定竞赛项目负责人,负责竞赛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负责竞赛前的辅导和培训,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竞赛的宣传动员和协调联络工作;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场地和耗材,做好比赛后勤保障等工作。
第三章 竞赛认定管理
第八条 学院科技竞赛的认定模式。
为规范学院科技竞赛的管理,提升竞赛成绩与参赛积极性,学院对竞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重点支持影响大、覆盖面广以及显著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竞赛项目。
第九条 学院科技竞赛的分级。
根据竞赛主办机构及参与范围,学院科技竞赛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级五级竞赛。
(一)国际级竞赛: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国际性竞赛,其他国际性竞赛由评审专家组审议并经大学生竞赛领导小组认定。
(二)国家级竞赛:指国家政府部门或国家级学会、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全国性或跨国(区域)的竞赛。
(三)省级竞赛:指省政府行政部门或省级学会、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全省性或跨省(地区)的竞赛。
(四)市级竞赛:指以市(不含县级市)政府行政部门或市级学会、行业协会等主办的全市范围或跨市(地区)的竞赛。
(五)院级竞赛:指县级市政府行政部门、学会、行业协会等主办的全市范围或跨市的竞赛,及由学院主办、二级学院(部门)承办并组织的全院性竞赛。
第十条 学院科技竞赛的分类。
国家级竞赛和省级竞赛,又按照参赛面、知名度、举办历史等,分为A类、B类和C类三类竞赛。
(一)A类竞赛项目:指纳入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评价体系考核的竞赛。具体赛事将根据省教育厅考核指标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动。
(二)B类竞赛项目:指列入全国学科竞赛排行榜的全国性赛事,以及由各级政府、学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经学院评审认定的竞赛。具体赛事将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所列竞赛项目的变化和学院立项评审情况作相应的变动。
对上述两类竞赛项目,学院要求承办单位每年举办校内选拔赛,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集训后择优代表学院参加省赛、国赛。
(三)C类竞赛项目:指由行业部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主办的有影响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经学院评审认定的竞赛。
对这类竞赛,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的需要,有选择地参加。学院鼓励参加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奖项评比规范,行业内认同度高的竞赛。
第十一条 对于竞赛主办方身份不明确,无专业依托,无法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竞赛,将不予认定。
第四章 竞赛项目申报与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 学科竞赛的项目申报。
各二级学院(部门)在每年年初提出学科竞赛立项申请(附件3),制定计划安排及经费预算,明确项目级别、类型、获奖目标及成效,经学科竞赛办公室组织评审后,每年年初公布当年学科竞赛立项项目清单。具体程序如下:
1.每年年初,各二级学院(部门)向学科竞赛办公室提交学科竞赛立项申请表。
2.学科竞赛办公室组织评审,公布立项名单,并报计划财务部学院学科竞赛立项经费分配表。
3.计划财务部根据学科竞赛立项经费分配表下达经费至承办单位。
4.承办单位成立竞赛项目组,组织开展竞赛。
第十三条 学科竞赛的项目立项依据。
学院根据上述定级要求,结合各二级学院(部门)填写的竞赛项目书中各项指标情况,以及前三年参赛获奖情况,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学院财务状况等因素确定。
第十四条 学科竞赛的项目组织要求。
1.宣传发动:宣传竞赛知识,安排竞赛讲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2.公开选拔:A类、B类竞赛必须组织全院范围选拔赛,鼓励C类竞赛通过组织院级初赛,公开选拔省级及以上竞赛的参赛选手;
3.组织培训:选派富有经验的教师,在赛前制定竞赛培训计划,并按照培训计划对参赛选手进行强化培训;
4.组队参赛:根据参赛选手的优势特长合理组队,由竞赛项目负责人担任领队,带队参加比赛;
5.总结表彰:比赛结束进行总结交流,表彰获奖团队、个人及其指导教师。
第十五条 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与过程管理,由创业学院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章 竞赛经费管理
第十六条 学院科技竞赛经费的预算。
学科竞赛办公室和创新创业竞赛办公室根据上一年度参赛情况,结合本年度立项计划,分别编制学科竞赛经费总预算和创新创业竞赛专项经费预算,经学院批准后,列入竞赛专项经费。
鼓励承办单位多方面筹措竞赛经费,欢迎企事业单位为竞赛提供赞助经费。
第十七条 学科竞赛经费的划拨和使用。
经评审立项后的学科竞赛项目,由学科竞赛办公室根据学院下拨的学科竞赛经费总额、承办单位竞赛立项申请的经费预算,予以统筹安排。
经学科竞赛办公室审定,学科竞赛项目经费分阶段、按项目划拨至承办单位(立项划拨50%,结项后划拨剩余50%),由承办单位统筹使用。不同竞赛项目之间可以打通使用。承办单位财务负责领导审批签字后报销。
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根据竞赛工作合理安排使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不足部分由承办单位自行解决。当年未使用或剩余经费由学院统一收回。学科竞赛项目负责人及承办单位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创新创业竞赛专项经费,由创业学院根据创新创业竞赛开展情况,统筹使用。
第十九条 学院科技竞赛经费使用范围。
竞赛经费主要用于承办竞赛所需的宣传费、报名费、资料费、耗材费、组织劳务费、校外竞赛期间参赛学生和教师的差旅费等。
1.报名费、会务费:按主办方的竞赛通知标准进行报销;
2.耗材费:包括参赛过程发生的网络空间租赁费、作品制作材料费、竞赛道具、纸张、打印机硒鼓等费用;
3.组织劳务费:包括出题费、监考费、阅卷费、评审费、指导费等,原则上不得超过该项竞赛立项标准总经费的40%,组织劳务费只能竞赛结束后,连同竞赛总结(附件4)报竞赛办公室审定后一次性报销;
4.差旅费: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外出竞赛期间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各项费用,按照学院财务相关规定报销。
第二十条 计划财务部,作为竞赛经费监督机构,协同竞赛办公室对竞赛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经费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及时予以批评并限制整改。
第六章 纪律要求与奖励政策
第二十一条 纪律要求。
1.指导教师要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参加竞赛及相应培训,应保证指导时间和质量,不得敷衍、放任;
2.培训期间,参加培训的学生应遵守培训纪律,不得无故缺席,与正常教学秩序冲突的,应办理请假手续;违反培训纪律、无故缺席者,取消参赛资格;
3.选拔组队后,参赛学生不得中途无故退出,擅自退出者,不计成绩并需自行支付竞赛已发生费用;
4.学生必须诚信参赛,一经查实有弄虚作假行为,将按照学院相应的学生管理办法进行处理,同时学生需自行支付竞赛已发生费用。
第二十二条 对出现违反各项竞赛章程、规定或纪律的,包括竞赛作弊、抄袭等对学院声誉造成影响的行为,学院会根据相关制度对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做出相应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院将撤销竞赛项目,冻结或收回项目经费,项目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竞赛项目:
1.未按项目申请表计划认真开展竞赛组织、培训、辅导工作;
2.无故不按时完成竞赛项目;
3.严重违反财务制度。
第二十四条 奖励原则。
1.竞赛获奖认定以获奖证书原件或竞赛官方网站公布结果为准;部分竞赛奖项级别可根据大赛实际奖项设置作适当调整,具体以实际竞赛为准;
2.同一年中,同一比赛同一项目获奖奖励以最高奖计一次,不重复计算。
第二十五条 学院对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市级以及省级B类三等奖以上的教师,给予工作量奖励(见附件1)。竞赛项目涉及多人指导的奖励,其奖励由竞赛项目负责人根据指导教师的贡献大小予以分配。竞赛奖励由承办单位提供获奖材料(获奖证书或组织方发文复印件),竞赛办公室审定后发放。
第二十六条 对代表学院参加本标准内各类竞赛获奖学生的奖励:
1.参与学院立项的各类竞赛并获奖的,可根据相应奖励标准获得奖励(见附件2);
2.对参加各类院级及以上竞赛的学生,可根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试行)》(浙财大东教〔2021〕74号)的规定,获得第二课堂的学分,具体细则见办法;或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及转换,具体细则见《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转换办法(试行)》(浙财大东〔2017〕271号)。
第七章 监督、异议和申诉
第二十七条 各承办单位应严格按照上述规定做好竞赛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主动接受主办单位及学院、学生、社会等各方面的监督。
第二十八条 异议和申诉处理。
院级以上竞赛的参赛队员及指导教师对竞赛组织及公示的竞赛成绩有异议的,提交书面材料,由竞赛办公室向竞赛组织方申诉。
院级竞赛的参赛队员及指导教师对竞赛组织及公示的竞赛成绩有异议的,自获奖名单公示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向承办单位竞赛项目组提出书面申诉,承办单位项目组负责受理。承办单位竞赛项目组对异议进行复查,并在接到申诉申请书后的15个工作日内提出处理决定,报竞赛办公室备案。参赛队员及指导教师对承办单位项目组处理决定如有异议,在接到项目组处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竞赛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竞赛办公室进行复核,并在接到申诉申请书后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对申诉的处理决定。
第八章 其它
第二十九条 学院支持的竞赛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院所有。作品由承办单位(或学生所在二级学院)负责妥善保管,必要时,可移交学院档案室存档。若获奖作品涉及专利(技术)转让,其转让费用的一部分可用于奖励。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试行)》(浙财大东〔2017〕56号)文件,仍可适用于2018级、2019级、2020级和2021级学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浙财大东[2021]147号)和《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学分实施办法》(浙财大东教[2021]74号)文件所涉及的相关竞赛条款。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学科竞赛办公室、创新创业竞赛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