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在素有“独立学院中的财经大学”之称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随着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同学们的创业热情也与日俱增。那么我们的“东方创客”平常都在做什么?取得了那些收获?这次我们邀约并访谈了来自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的吴喆浩同学(以下简称“吴”),请他分享了一些创业经历与心得。本次访谈主要由创业学院聂莉萍博士主持(以下简称“聂”)。
聂:“喆浩你好,欢迎来参加我们的访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吴:“好的聂老师。我叫吴喆浩,是文化传播与设计分院2017级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嘉兴人。目前即将入股杭州讬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聂:“嗯好的,那么这个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都有哪些呢?”
吴:“它其实可以被描述成一个‘大学生技能互授平台’。”
聂:“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的一个平台吗?”
吴:“是的。打个比方,比如我擅长绘画并具备相关资质,我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招收绘画学员的信息,这样就会有感兴趣的同学来报名。当然,报名的人员不仅可以是我们东方学院的学生,也可以是校外的中小学生。”
聂:“嗯嗯,类似的服务我也有所耳闻,比如58同城,赶集网等。那么你们的这个‘大学生技能互授平台’比起他们有什么优势呢?”
吴:“我们的优势简单说来就是优质平价。对于授课老师资质的严格审查,保证了我们可以提供相对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平台服务费的象征性收取,控制了我们的教学成本。就目前与其他平台的对比来看,我们在这两方面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另外我们的平台主要是一个微信小程序,所以操作起来也非常便捷。”
聂:“听起来前景应该不错,那你是如何参与到这个团队中的?”
吴:“是这样的,因为讬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属于教育培训行业,而我之前就在这个行业锻炼过,有两年的绘画艺术培训经验,所有也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当然团队中前辈们对我的期待也比较高,所以目前我还仍需不断努力。”
聂:“看得出来你这方面的经历还是比同龄人要多一些。可以说说是什么样的动力促使你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奋进的呢?”

吴:“这个嘛,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当我上初中时还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孩子,但到了高中以后,遇到了一位非常有想法的美术老师,告诉我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聂:“嗯嗯,这位老师都是怎么帮助你的呢?”
吴:“他在创业方面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为我答疑解惑,并提供了一系列平台给予我锻炼的机会。”
聂:“你真幸运,能遇到这么棒的老师,那后来怎么样了?”
吴:“这个吧,可能当时有点年少不懂事,又因为高考压力等,渐渐背离了他的想法。其实现在想想,这一切彼此之间都不矛盾,只能说有点遗憾吧,但也因为有了这段经历,创业的念头从我的心底里开始萌发,直到现在我和这位老师还是亲密的‘战友’。”
聂:“从高中开始接触创业,到大学继续接受创业教育也有好几年了,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吴:“我通常会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比如我19岁的时候,我把它当做29岁来过。也就是说在19岁的时候我已经在思考29岁时该做什么,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状态。到了25岁时,我又会对自己35岁时应该取得的目标做一个规划。简而言之,就是做事要有目标。”
聂:“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至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对吗?”
吴:“是的。因为我是一个出身平凡的人,需要不断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学习创业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启蒙实训》课程过程中,我也感受到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龄人都在默默努力,奋勇拼搏。”
聂:“是的,大家都在朝不同的方向努力着。那这门课对你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帮助呢?”
吴:“当然有。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趋势和氛围,未来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至于成功或者失败,我想这并不重要,关键要摒弃安于现状的思想,学会在险中求胜,猛进如潮,这才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
聂:“说得真是太好了,希望你今后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早日达成远大的目标。如果在有需要帮助,可以向创业学院提出,我们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的。”
吴:“谢谢老师。”
在访谈的最后,我们还向喆浩同学了解了他生活的近况。得知他最近也一直在忙于各项业务,可以说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希望我们的喆浩同学能够继续在潮乡海宁发扬“顺潮、迎潮、弄潮、领潮”的钱江逐浪精神,传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为我们“东方创客”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