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弃医从商,执着创业。他是闽商成长史的缩影,也是实干派大学生创业者的代表。
“有几间厝,用砖仔砌,看起来普通普通,时常出现我的梦中,彼就是我的故乡。住一阵人真正善良,面上拢带着笑容,安份守已士农工商,彼就是我的故乡。”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首《故乡》,唱出了无数闽南人的心声。他们乡土情结浓厚,他们敢闯敢拼会赢。他们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他们的事业遍布五湖四海。也许你会好奇,一个游离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外,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地区是如何实现经济繁荣的。那么就让我们走近来自工商管理分院的林鑫,从他身上寻找一些答案吧。

林鑫(右)在东山岛鱼骨沙洲
1994年的一个初冬,林鑫出生于福建省东山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和大部分同龄人一样,上课,下课,放学等是他的日常生活写照。进入初中后,刻苦学习的他成绩上升到了年级前五。这种状态也让家人倍感欣慰。除了学习,他也喜欢踢足球,在高中时就组建了足球社,成为了第一届社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他,希望有朝一日考入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

绿茵场边的林鑫(摄于东山一中)
弃医从商
而当我们见到林鑫时,他学的不是医学,也没有穿着白大褂坐在诊室里。取而代之的,是他运用自己主修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东方一边学习一边创业。临近毕业,面对未结的学业和繁重的业务,在学院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政策的支持下,他毅然选择了以学院众创空间为主要阵地,在保持原先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继续向其他行业拓展。
从曾经立志悬壶济世,到如今白手起家创业,这个巨大的转变还需要追溯到林鑫的童年。博览群书的小林鑫,无论文学艺术、科学数理、天文地理、医学命理、古今逸闻、中外时事,无不涉猎。到了初三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林鑫接触到了几本关于乔布斯、李嘉诚等创业典范的书籍。当他翻开一本本名人传记时,犹如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他突然意识到,原来人生的轨迹还可以这样描绘。巧的是,林鑫的表哥当时刚好在经商,在表哥的带动下,林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经商,并在创业之路上一直走到了今天。

林鑫在学校图书馆咖啡吧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来到东方后,这里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让他感到欣喜而又彷徨。欣喜的是,学院对创业学生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各种创新创业活动赛事轮番上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他初来东方时的感受。而他彷徨的则是一时间不知从何做起,比如想从自己熟悉的业务入手,却发现早有前辈做得风生水起。资源有限的他于是选择了从兼职做起,慢慢的,林鑫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长期踏实的工作和细心的观察,他察觉到当时东方学院所处的镇区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高校的驾考服务平台。“何不打造一个长安大学城最大最权威的学车平台呢?不仅能够做大做强自己的事业,还能解决同学们的学车需求。”林鑫没有放过这一丝灵光,而是迅速行动起来。前期对公众号“杭城高校生活圈”的良好运营,让林鑫一手创办的“寻优学车”很快让同学们熟知。

寻优学车logo
巧避红海,深耕蓝海
相比拼杀惨烈的红海市场,林鑫在长安大学城找到驾培服务这一突破口,无疑是驶入了一片蓝海。在这里,他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未来的发展,他也可以找到更多的合作方。如今,无论是在校内,还是东方周边,“寻优学车”的广告总能出现在最显眼的地方。同学们对“寻优学车”的认同感日渐增强,“寻优学车,长安最暖心学车服务平台”也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说起自己的成功之处,林鑫认为他们更注重的是服务,在驾培服务的“售前”、“售后”都时刻保障着用户的合法权益,相对自由的培训时间又可以让同学们上课学车两不误。
自强不息,精进不休
蒸蒸日上的“寻优学车”,让林鑫看到了希望。和许多选择“小富即安”的人不同,林鑫还在不同领域尝试拓展自己的业务。所谓越努力的人往往越幸运,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士,从此进军女装行业。和许多白手起家的闽商一样,一开始缺乏经验和资源的林鑫像一个学生一样,认真观察学习着服装设计、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并逐步探索自身品牌的打造。如今,无论是驾培服务还是女装推广,林鑫都运营的有声有色,而他自己,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姿态,敏锐地捕捉着散布在各处的商机。

林鑫在认真研究女装款式
财散人聚,心心相连
作为东方近几届大学生创业者“元老级”人物之一,林鑫能一路走到今天,不仅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他“财散人聚”的格局。比起竞争,他更看重的是合作共赢。受东方早期几位学长的影响,林鑫也经常热情帮助投身创业的学弟学妹们。对于自己的合作伙伴,林鑫始终坚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原则。因为长期与人打交道的缘故,他与周边商家也保持着良好互动。说起留校创业的感受,林鑫认为,比起校外相对复杂的创业环境,学校的创业生活要更纯粹一些,不仅有创业学院的帮扶,创业伙伴间也时常互相支持,大家的关系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利益关系,更多的是深厚的战友情。
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创业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而林鑫却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是他的事业能够继续增长的保障。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他的创业之路不再孤单;连杭经济区及东方学院对创业者扶持力度的日渐增强,让他在当地创业游刃有余;与校内外大小商家的良性互动,为他获取更多的资源铺平了道路。如今的林鑫,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创业学生,有时候也会“客串”一下创业导师,用自己的经验尽可能地解决他人的困惑。

林鑫在创业分享会上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互动
曾几何时,面对“大学生创业”这几个字,我们是望而却步的。也许是因为它看似昂贵的入场券,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去了解它、钻研它,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林鑫同学已经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我们愿意尝试,乐于学习,就一定能有所收获。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浙江,在东方,在这片创业的沃土上,相信有更多的机会等待着我们去发掘。我们也希望林鑫同学能够继续发扬“敢拼会赢”的精神,为东方的创客史抹上浓重的一笔。

多年来,林鑫一直在探索“知行合一”的含义,图为林鑫在余姚王阳明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