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各班学生:
为进一步体现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传达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与宗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技巧与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提高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我院首届大学生社工模拟大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创业学院
承办单位:法政学院
二、参赛对象
我院全体在校生。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队员以团队形式参赛,每组3-8人。参赛队伍分为专业组和志愿服务组(非专业组)两类。其中,专业组参赛队员必须全部由社会工作专业在校生组成,团队负责人须由2017级、2018级、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含社会工作C1班)学生担任,2020级社会工作新生不得作为团队负责人,但可以作为成员参赛。志愿服务组参赛队员必须全部由非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组成,团队负责人须由2017级、2018级、2019级非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担任,2020级非社会工作专业新生不得作为团队负责人,但可以作为成员参赛。
(二)每个队伍的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所有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必须全部由社会工作专业专任教师担任,其中,专业组第一指导老师必须由团队负责人的导师担任。
(三)参赛队伍报名截止后,相关信息原则上不得修改,不得更换队员。
四、赛程赛制
(一)比赛由提交参赛作品和专家评审两步组成。请各参赛团队于2020年11月12日22:00 前将参赛选手报名表和参赛作品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逾期不再受理,文件名为“团队名称+参赛作品”,每支参赛队伍报名表文件名为“团队名称+报名表”。参赛报名表详见附件1。
(二)具体评审由大赛承办单位组织。专家评审将依据各团队所提交的作品,采取线上评比的方式进行。根据参赛队伍数量以及综合成绩的高低,确定获奖作品。比赛结果将在2020年11月19日发布,详情请加入大赛通知群进行了解。
五、参赛作品
(一)专业组(社工专业学生)
专业组参赛团队需撰写一份社工案例模拟表演剧本,参赛团队自主选题,一般由剧情简介、理论基础和主要情节三部分组成,通过搜集资料、模拟实务等方式提出创新的、体现社会工作专业性的实务模拟情境表演;也可以重点表现专业服务策划、社工机构运营、社会工作督导等场景,文本不少于3000字,同时需要提交表演视频,时长为16分钟左右。
(二)志愿服务组(非社工专业学生)
非社会工作专业组的参赛作品要求与专业组基本相同,需要体现运用相关社工工作方法。文本要求不少于2500字,视频时长为15分钟左右。
(三)参赛作品要求主题突出、具有时代特征、意义深远、思路清楚、格式规范,提倡案例来源于本团队社会工作实践,须为本团队原创,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已获奖励予以撤销,证书予以收回。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专业组和志愿服务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名额视参赛队伍数量和成绩确定。本竞赛可以按照我院相关规定认定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学分。
七、指导教师联系地址与报名方式
报名联系人: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王老师,电话:17769617833 微信:15927030995
报名邮箱:847670786@qq.com
指导教师联系地址:五号教学楼五楼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503、506办公室。
有意向参赛的同学,请务必加入“东方学院首届浙江省大学生社工模拟大赛”参赛群,便于联系与交流。(请使用QQ扫描二维码加入群聊,二维码如已过期请联系以上相关负责人)

(比赛最终解释权归法政学院所有)
附件1: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首届大学生社工模拟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首届大学生社工模拟大赛参赛作品要求.docx
创业学院、法政学院
2020年10月27日